人物|王其寒
王其寒,《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场地经理(Local Manager)。这次小象君的人物专访来和大家分享下这部当下超火的自然电影成片背后的故事。
其寒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三年。后来在新华社音像编辑部工作过8年。辞职后开始从事合拍纪录片的中方制片人工作。2013年《我们诞生在中国》项目刚刚起步时,就有朋友找到她。因为一开始剧组有计划要拍亚洲象,而其寒对大象是情有独钟,所以就参与进来了。
王其寒
当时剧组还在选择拍摄的动物,经过了逐轮筛选后,选择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雪豹、大熊猫、金丝猴作为故事主线,藏羚羊和丹顶鹤作为副角。虽然因为自己喜欢的大象没有入选有些遗憾,其寒还是跟团队一起投入了筹备期的工作。
导演陆川在一次专访中提到,这是一部自然电影(Nature Movie),应该是国内第一次拍。实际上《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电影不止这一个“第一次”,大家最喜爱的雪豹达娃的故事,其实是雪豹这种神秘的生物第一次被电影级的高清摄像机记录下来。对其寒来讲,这也是她第一次参与自然电影的拍摄工作。和她比较有经验的人文纪录片不一样,和人打交道时,虽然可能会出现主人公不配合的情况,但讲述人类的故事还是有可控性的。而拍自然电影,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电影,主人公是不可控的。能拍到什么镜头、什么动物,现实的情况和预想的故事会有很大差距。
熊猫摄影师们,功夫都不是盖的… 王其寒
场地经理的主要工作是与各个保护区进行沟通,保证拍摄能够顺利进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拍野生动物的故事电影,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团队希望通过用自然电影的手法来普及野生动物的知识,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它们的保护。幸运的是团队得到了所有保护区的积极配合,国家林业局也给了这个项目相当大的支持。“如果能把这些动物的状态表现出来,会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现状。这是很多保护区全力以付支持这部电影的原因”,其寒回忆说。
王其寒
谈到自然电影和纪录片的最大区别,其寒说电影是可以演绎的,从开始有剧本到选定主人公的名字、故事、表现手法,流程与纪录片是不一样的。纪录片是忠实的记录自然规律,首先选定拍摄范围,拍摄中可能才会总结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
如果这部电影一开始要按纪录片的方式来拍的话,会有截然不同的故事,比如跟踪雪豹一年、熊猫一年,按时间和季节来讲述,呈现的是一个群像,而不是个体。而我们看到的这部电影中有主人公,达娃、淘淘和美美,他们都有个体的故事,分别被用来代表雪豹、金丝猴和熊猫的形象,赋予人文色彩来让他们的故事更集中、更有表现力。剪辑过程中有很多的演绎手法,其寒觉得这个电影对国内观众来讲更多的是一个普及,未来会有更多的自然电影出现在中国的荧幕上。
拍摄的过程中有特别多的趣闻,其寒最想说的是拍雪豹是最不容易的。拍摄地海拔4600米以上,前后待了10个月左右,每次上去光路程就要7天,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只能靠卫星电话。跟过日子似的要搬所有生活用品,包括炉子、帐篷、发电机,要储备大量的食物和汽油,还要派厨师上去做饭。为了保证团员身体不出问题,团队每次上500米,上三天要休息,然后再接着上,有严格的高海拔规定。(小象君默默地想,要是这帮老外也能像当地藏民一样刷刷两下就上去了,那拍摄时间岂不是要缩短好多~)
待了这么多个月,老外们筷子用的怎么样呀~ 王其寒
红外相机拍摄的雪豹(来源网络)
比起人烟稀少、天气寒冷,还有狼啊、熊啊等等可能危害到人身安全的动物,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有可能拍不到雪豹(尤其是雪豹宝宝),因为以前的电影里有雪豹也大多是用红外相机拍的,没有人拿4K的高清摄影机拍到过。等到团队终于拍到了雪豹的镜头时,所有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故事也才有了延续的可能。
拍摄成功的关键人物是几位经验老道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他们出现在片尾的花絮里面,每一个人都非常有个性,也透出来骨子里的认真和专业。拍丹顶鹤和熊猫的Paul Stewart特别有意思,他是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在他拿到学位后很多人以为他会从事学术研究,他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野生动物摄影师的角色。这几位摄影大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比如拍雪豹的Shane Moore,他拍猫科动物已经拍了很多年,能够立马在同样颜色的岩石上发现雪豹的身影。Shane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跑起来却和年轻人一样快。这些老外没有给自己设定工作年限,几十年如一日地活跃在这个领域。每一个人都特别的认真,会做大量的功课去了解他们拍摄的动物。他们的干劲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实实在在地打动了团队的每一个人。(小象君也好想要这样的team leader,每天工作都会跟打了鸡血一样吧!!)
RolfSteinmann
另一个趣闻是其寒接触到的这些野生动物摄影师,超过一半都是素食者。寻问他们原因时说因为拍摄野生动物之后,觉得不应该伤害动物,这也包括家养的动物。(小象君好激动:就和我们的理念一样嘛!不仅要关注野生动物,还不能忘了伴侣动物和农场动物,大家都是动物啊~)。摄影师Rolf就是在掩体里吃着素食拍摄到了藏羚羊出生的全过程。
来源:http://goo.gl/63EdX2
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国内摄影师加入摄制组,国内的团队成员也有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没有他们,再牛的摄影师也无法拍到他们想拍的镜头。每个摄影团队里都有一个双语的现场制片,他们都是年轻人,能和老外深入到拍摄地里,也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点。
当然一个电影不光是靠摄影师,陆川导演的故事设定居功至伟,是保证剧组能够按照电影的方式去拍摄的前提。在雪豹的拍摄过程中,当摄影师开始阶段只拍到单个雪豹的行为时,导演指示摄影师一定要设法拍摄到雪豹母子,以形成影片的主体结构。当2014年8月摄影师Shane第一次拍摄雪豹母子时,导演和整个摄制团队都特别激动。其寒回忆说当时大家电话里交流时都泣不成声。
野生动物的拍摄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协助,雪豹组就用了很多当地的藏族同胞去协助寻找雪豹。另外,各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包括护林员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协助,这让其寒特别欣慰。
其寒认为,《我们诞生在中国》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的一点就是普及,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这样神奇的动物在生存。电影会让观众意识到,我们和这些野生动物共同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甚至是共同生存在中国。他们和我们一样有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权,我们是共生共存的。如果我们侵害到他们的生存,那么我们的生物链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二点,尤其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讲,因为自然类的教育比较缺失,很多孩子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可以摸的”。(小象君:熊孩子就是这么惯出来的吧…)迪士尼的电影主打家庭友好 – 欢迎带孩子来看,这样也能普及到孩子,展现给他们到底什么是自然,以及如何和野生动物相处,他们不是宠物、不是人类可以近距离接触的,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不受干扰地生存的权力。
珍古道尔博士:“年轻人… 当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行动真的能带来改变时,他们就真的能改变世界。”
最实际的一点,就是首周的部分票房会贡献给WWF,用于野生雪豹、大熊猫的保护。其寒相信,这部电影在未来的影响会更长远,这是中国自然电影的奠基之作,未来国人会看到更多。
最后,刚刚对没有拍成大象的其寒表示完同情(小象君当然也是大象的脑残粉啦~),没料到其寒透露说,她已经在努力筹备下一部自然电影。目前不能泄密太多,不过小象君听说这个项目会跨年度地记录失去妈妈的孤儿小象在人类帮助下成长的经历,会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对野生动物的拍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国人对野生动物的了解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我们已经on the way啦!”这也是钟爱大象的其寒完成自己人生梦想的一个过程,会是一个很有意义但也很艰巨的项目。让我们边重刷《我们诞生在中国》边拭目以待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