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咨询公司英敏特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2015年全年,中国面膜市场线上交易额就将达到50.4亿元,在过去六个月内,有95%的20岁—49岁的中国女性曾经使用面膜或撕式面膜。 我们已经注意到,“疯狂的面膜”正是当下国内日化品牌发展状态的一个缩影。如何实现面膜品类产品的规范有序而非野蛮生长,避免低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已成为摆在市场和品牌商面前的重要考题。 近日,央视曝光一些日化渠道出售的面膜多出自黑作坊,原料低劣且添加激素,有的甚至激素含量超标6000倍,这再度让众多女性消费者心存疑虑。市面上出售的面膜情况如何?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业内资深人士。 后泉(中国)品牌总监任国华介绍:“制作低品质片状面膜的成本非常低廉。我国面膜行业生产门槛较低、生产设施及场地要求不高,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很多商家其实都是在卖包装和概念,红酒、蚕丝、胶原蛋白等等都是噱头,有些不良厂家甚至用同一种原液调配成各种功效不同的面膜,进行多样化销售。有的时候劣质面膜品牌商就是在卖策划,即使里面的东西是一样的,他也一定要把产品包装的天花乱坠,说白了就是在卖包装!归其原因是和很多品牌的发育基础有关!大多数CS精品渠道的面膜产品都属于贴牌加工生产,品牌商委托OEM工厂进行生产。而往往因为品牌商在与OEM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生产成本,而非将重点放在产品配方的合作开发商上,从而导致了大量低价、低质、低安全性的劣质面膜充斥市场。 而品牌商对技术的零认知低投入,导致OEM工厂只能在保证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以次充好,逐渐巩固了这种畸形的恶性循环,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消费者本身。 对于优质面膜品牌的判断基础,后泉(中国)品牌总监任国华给出四个标准并作了简单的阐述: “第一、品牌持有企业本身具有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第二、产品本身有独特的配方属性、产品更新能力强;第三、产品生产环境标准高,品质稳定成分添加量低;第四、产品品牌运作完整,售后服务体系健全; 就拿最常见的过敏来讲吧,大多数日化渠道面膜在产品销售中最多遇到的过敏反应就是客户在使用面膜过程中脸部发热、泛红、刺痛痒感明显!这其实和面膜中防腐剂有关,目前国内尚无独立标准,而行业内领先品牌的护肤品中一般含量在0.1%至0.3%,而国内普通面膜产品中苯甲酸及其酯类含量接近0.5%,比行业内领先品牌常见含量范围要高。羟苯甲酯类防腐剂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含量过高会加大致敏风险。而防腐剂的添加量和面膜产品的生产环境息息相关。 拿我们后泉品牌来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后泉品牌面膜的生产车间全部达到GMPC10万级的生产标准,同时一直坚持以行业最高的安全标准去研发制定配方,并对于每个配方进行毒理和配方安全性的第三方评估。在产品稳定剂的选择上,早已抛弃了传统苯氧乙醇等类似体系的易敏防腐剂,而过多使用的都是植物提取和多元醇复配安全的低添加量的产品稳定剂,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降低了产品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5月,上海两大美博会临近,各大面膜品牌商都做好了造势的准备,可想而知国内日化面膜产品即将展开新一轮的厮杀。鏖战中,有的品牌自降身段,有的品牌暗度陈仓,吸引代理商和消费者的同时,却忘记初衷,抛弃品质,这其实早已是本末倒置,不禁让人开始反思。 一个好的面膜产品,一定要具有好的品质、好的营销策划、最佳的产品识别性,品牌的宗旨是什么?品牌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都应该是国内品牌商该去思考的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断定,国内CS渠道面膜产品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最终还将是以产品品质轮胜负!不走捷径,不以低价来谋取短暂利益,这才是一个面膜品牌王者应有的风范。 |